张溪梦:数据闭环趋势明显、全域营销将成主流,TOB 企业如何破局?
2022年底,疫情终于结束,但这三年对全行业、全民的影响仍将持续,有些改变甚至是永久的。
移动互联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线上消费成为不少用户的首选,倒逼传统企业不得不进行数字化转型;《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PIPL”)的出台将数据安全提到新高度,跨国企业纷纷寻找GA替代方案。
2023年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复苏的一年,所有人或是在落地增长规划,或是在寻找增长方向。那么,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属于TOB企业的机会?当数据闭环趋势愈发明显,服务商们又该如何破局?
新旧之交,StartDT首席数据科学家、GrowingIO创始人张溪梦带着自己收到的多方反馈和沉淀下来的方法论,从宏观到微观,对2023年行业增长趋势进行了观察判断,并就奇点云所在的数据商业赛道出现的增长机会做出分享。
本文为面向TOB企业的增长机会篇,旨在为帮助客户实现数据驱动增长的服务商提供布局参考。
数据闭环,是危也是机
最近两三年,整个世界的互联网营销趋势一直由中国引领,无论是直播、短视频,还是通过社交进行的裂变传播,都是中国发明创造并且慢慢固化成了新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在中国,平台型公司有一个发展趋势是要做所有的事情,比如直播平台会慢慢开始做电商、支付,可能还要做打车,总之就是要渗透进各种行业参与竞争。
所以我觉得它内部的数据闭环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现象,因为企业要发展,只有卷起来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渠道的变化也是一个不变的趋势。随着社会发展必然会有新的渠道和流量源头出现,在互联网出现的二三十年里,这是一个长久不变的趋势。同时,企业要系统性、全面地服务客户这一特点也是不变的。因此渠道可以变化、可以闭环,但是客户自己也在持续构建各方面的能力,更好了解自己的用户。
这里面是一种潜在的动态平衡的关系,双方在博弈中会不断进化。
其实很久之前阿里的数据就不能出来了,但是我们这样的企业当规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跟阿里谈商务合作,比如把数据平台放在阿里云上面,这样就能拿到一些数据。所以机会还是有的,特别是奇点云这样的独立第三方平台。
StartDT以“产品+服务”的方式帮助客户应对数智时代新挑战
因为我们并不拥有任何客户的数据,所以不会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去使用它们,我们只是给客户提供技术能力和数据运营能力,所以数据闭环和客户的需求跟第三方平台也没有什么冲突。
而且第三方平台知道,像抖音、京东、淘宝这些企业需要全面理解自己的用户从而更好地服务他们,我们恰好也能帮助客户打通数据、优化业务,所以双方利益相对一致,反而给奇点云这样的公司带来很多机会,因为渠道不断变化,更多的数据产生了,未来企业会有内部数据融合的需求。
企业精细化运营,需要数据驱动增长
大概三四年以前,马云说过一句话,所有的公司未来都要变成互联网公司,我现在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基本所有的公司都有移动互联网,用户接触信息的速度是指数级的。
虽然现在疫情基本结束了,但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还需要继续提升数字化能力,而不是觉得可以回归到2019年的状态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低。
现在都在讲全域营销,核心就是企业想了解用户或者客户在自己的整个商业体系里是如何流转的,比如如何从消费客户变成忠诚客户,或者是如何流失转化的。但全域不是指全渠道,而是更多站在消费者的视角,利用一体化的数据更好洞察消费者、理解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传递核心价值。
GrowingIO增长分析(UBA)提供20大分析模型,帮助客户实现全量增长
比如很多用户都希望多快好省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的服务要比以前更好,你的东西晚到一点、产品质量没有足够好等等都或多或少会对自己的业务有影响。
这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数据了解,因为用户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要求企业做到精细化运营,这一定是需要技术来驱动的,如果完全通过一个个人来解决,成本太高。
所以对我们行业来说这会是不错的机会。(理想状态下)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通过正确的营销方式、渠道以及正确的内容触达到用户,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20%-30%销售机会的提升。
数据安全合规要求下,企业需要具备一方数据安全能力
就我个人感知而言,企业对自己的一方数据还是非常敏感的,不愿意完全释放到三方平台上,这个东西和开放度关系不大。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企业都会把一方数据看作是一种资产和一种责任,这些数据泄露的话,第一影响用户或客户,第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有一个安全、合规、稳定、准确的验证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StartDT获多项顶级资质认证,外审内控为客户数据资产安全保驾护航
而且自从2021年11 月国家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以后,企业既要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也要对自己的数据资产进行保护,所以平台方的数据策略是更收紧的,而且收紧得非常快。
举个例子,很多企业会在电商平台开店,以前他们是能拿到很多交易客户的信息的,但最近一年多以来他们只能拿到最基础的交易信息,有些平台现在已经不再给了。
政策制定是安全和保守的,所以企业如果想更好服务客户和符合合规要求,拿到更多信息,就需要在内部建立稳定可控的数据系统,他们在这方面的诉求现在有增无减。
还有一点,不管是欧洲的GDPR还是中国的PIPL,都要求企业具备限时删除数据的能力,比如客户要求你删除数据,那你必须在24-48小时内删除。以前很多企业是没有这种技术能力的,但今天跟奇点云合作的话,他就能具备这种能力。
GrowingIO分析云产品已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加工、删除等全链路数据安全合规
国央企可能还要做国产替代,把一些有风险的、涉及到核心安全的,用国产慢慢替代掉国外的技术。
这些是同时发生的事情,但并不代表我们可接入的数据越来越少了。我觉得这对企业建立一方数据能力反而是一种促进。
以前说句不好听,咱们中国所有公司的 IT 建设都掌握在几家大的互联网公司手里,无论是电子商务、数字化营销能力,甚至小程序,都是腾讯、阿里、字节、京东这些公司在做。但今天因为种种的潜移默化,很多企业不能完全依靠第三方平台了,得加强内功,这是一种基本能力。
我们现在也会跟京东、华为、腾讯、阿里合作,但在数据的多方接入上,客户的需求才是根本原因,而不是靠我们团队的推进,但我们可以提供软件和服务。